1、液体粘滞系数是表征液体反抗形变能力的重要参数,在生产、生活、工程技术及医学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。粘滞系数的测量方法很多,有落球法、毛细管法、转筒法等,其中落球法是最基本的一种方法。
2、液体粘滞系数又称液体粘度,是液体的重要性质之一,在工程、生产技术及医学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。采用落球法测量液体粘滞系数,物理现象明显,概念清晰,实验操作和训练内容较多,非常适合大学实验教学;但以往此方法由于受手工按秒表、视差及小球下落偏离中心等因素影响。测量下落速度准确度不高。
3、用电子计时仪器测量。首先在实验架上放上铜球导管,将小球放入铜质球导管。其次看其是否能阻挡光线,若不能,则适当调整激光器位置。最后用电子计时仪器测量小球通过两个激光束的时间即可。
4、葡萄糖浆的粘滞系数h=6x1011Pa* s,较大,水的粘滞系数h=01x10-4泊,较小。实际上所有流体都有不同程度的粘滞性。而且对于大多数液体,h随温度上升而下降。液体的粘滞系数描述液体内摩擦力性质的一个重要物理量。它表征液体反抗形变的能力,只有在液体内存在相对运动时才表现出来。
空气的粘滞系数是983 x 10-5 Pa* s。粘滞系数v=μ/ρ,其中μ为动力粘度,也有用符号η表示;ρ为液体密度。葡萄糖浆的粘滞系数h=6x1011Pa* s,较大,水的粘滞系数h=01x10-4泊,较小。实际上所有流体都有不同程度的粘滞性。而且对于大多数液体,h随温度上升而下降。
因为静止的液体内部没有内摩擦力。牛顿内摩擦定律:F为内摩擦力,μ为粘滞系数,A为表面积,u为速度,y为坐标。
水温为4摄氏度的动力粘滞系数是21点57乘10负3Pas。液体的粘滞系数又称为内摩擦系数或粘度。是描述液体内摩擦力性质的一个重要物理量。它表征液体反抗形变的能力,只有在液体内存在相对运动时才表现出来。液体粘滞系数是表征液体反抗形变能力的重要参数,在生产、生活、工程技术及医学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。
水的黏度随温度的对照表如下:10℃ 水:308*10-3μ/Pa*s或者308*10-6ν/m2s-1;20℃ 水:005*10-3μ/Pa*s或者007*10-6ν/m2s-1 水的粘度约为98×10-3Pa·s。在压强为10325kPa、温度为20℃的条件下,水的动力粘度为01×10^(-3) Pa·s。
探索液体粘度系数的奥秘,大学物理实验中,落球法成为了一种经典而又高效的方式。首先,了解粘滞系数的定义,它是描述流体内部摩擦力大小的一个物理量,对于研究流体动力学、生物力学等学科具有重要意义。接下来,引入落球法测定粘度系数的核心思路。
结论:落球法测定液体粘滞系数的实验中,小球沿中心轴线的准确下落和时间测量的精度是关键。传统方法中的人工操作可能导致误差,如秒表计时的视差和反应时间。为提升实验精度,改进措施包括采用光电门和数字毫秒计计时,以及通过磁力系统确保小球沿轴线下落。
测量液体粘滞系数的方法:多管落球法 实验仪器:多管粘滞系数测量仪、读数显微镜、游标卡尺、小钢球、米尺、比重计、电子秒表、温度计、小磁铁、气泡水准器。实验步骤:调节底板水平,调节圆柱量筒底的螺钉,边调节边观察气泡水准器里的气泡,一直调节到气泡处于中央位置为止。